2001/05/12

創新思考的幾項迷思
分類:創新


創新就是使用新技術嗎?

如果以PC的硬體發展的趨勢,加上軟體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多人使用快速的軟體開發,導致所有的程式設計都想學新的技術,但是我們一定要回頭想一想,新技術有降低成本嗎?新技術對未來維護有方便性?新技術可以符合產品的需求?新技術對於軟硬體支援有相容性?新技術有制定標準規格?

如果這些答案的評估都是正向的,當然可以使用新技術,但是創新的要點並不是使用新技術,只是用了新技術可以比較容易達成創新的目的,所以即使通過了上面的檢驗,我們還是要先制定產品創新的規格才能繼續評估,是否使用新技術。

創新就是開發新功能嗎?

有人以為不斷地提供新的功能給客戶,就是創新。其實大大的不是,創新應該還是要符合客戶的需求,如果這個需求只是為了改版而改版,根本沒有符合客戶的最大使用功能來修改的話,可能不要改來的好,因為改了版本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期。

而有時候一項好的創新服務可能只是改了功能表的位置,按鈕的熱鍵設定,或者產品的重新包裝,甚至只是操作手冊線上服務的字眼,或者只是行銷計劃重新組合而已,所以,新功能可以是創新的一部份,但是並不是大部分。

創新就是與別人不同嗎?

我們經常為了與競爭對手做一些區別,會想出不同的操作方式,或是畫面的設計排列重整,有些時候是非常不好的,例如當大家已經熟悉跑馬燈是由右至左跑的時候,如果你跑一個由左至右的跑馬燈,一定沒有一個人會習慣的。

如果一個系統已經沒有創新的空間的時候,千萬不要在變花樣去想與別人不一樣,可以在系統的效能,系統的架構去想創新,抄襲別人的東西雖然想起來不好,但是如果要改變所有人的操作習慣,可能沒有人要使用你的產品的。

而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應該是讓人更方便、更迅速獲得想要的內容、或是更能壓低成本的創新。

2001/04/22

創新思考的幾個方法
分類:創新


點子在你需要的時候就會有,不要想破頭。

我們經常聽人家說想到一個好點子是需要有第六感,或是有神來之筆,所以在思考的時候,千萬不能急躁,寫程式或是想事情的時候想不出解答,可以先放在一邊,搞不好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洗澡的時候、散步的時候、逛菜市場的時候,都有可能想到解答。

不過創新的點子是一定要經過耕耘的,並不是一蹴可及的,像一般我們熟知的大企業,時常注重創新的公司,無可避免地必須要有特別的部門,或是主管明確地犧牲效率或是其他的資源,以換取員工能夠誕生新的構想,他們不一定看到每一步的作業,不過必須尊重或是支持創新的成本。

阿基米德在洗澡地時候發現了水的浮力,而牛頓在樹下打瞌睡的時候發現了地心引力,為什麼這些故事都是發生在國外?

所有新的構想都是可以發揮的好構想。

並不是所有的創新構想一開始都是可以執行成功的,都是經過琢磨而成為可執行的點子,通常一個新構想被提出來的時候,聽起來都爛的不得了,可以直接丟到垃圾桶去,但是簡單的修飾之後,或是利用創意組合的方式,搭配另一個舊的構想,有時候會成為不得了的結果。

例如一個公司的核心產品,總會想要自己來做業務行銷的工作,但是如果是一個比較過氣的核心技術,有時候如果自己在繼續開發,也自己來賣的話,有時候因為包袱比較大,可能成本比較大,所以有些公司會把這一類的技術賣給競爭對手,反而是減低成本,而這種創新構想當然風險很大,但是也是一個新的構想,我們不能就此鄙棄這種點子。

客戶知道他們要什麼,他們有很多好的構想。

對於技術研發的工程師來講,去跟客戶拿點子簡直是天方夜譚,因為客戶會先指出你原先的系統產品,有哪些錯誤要修正,哪些不符合需求,而這種修改曠日費時,依照這種客戶訪談的前進模式,業績量雖不至於衰退,但也不會有大的成長。

所以跟客戶溝通,做問券調查,用緊密的篩選客戶真正的需求,這種方式一定不能想出好的點子,跟客戶可以用非傳統的模式,例如微軟就是偷偷地用攝影機紀錄客戶接收到新產品的安裝及操作的模式,而一般的飲料上市前的行銷會議,就是把個人的感覺辦的像經驗分享一般。

這些方法並非每次可以重複使用的,要取的好構想好點子,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在準客戶中取的創新的構想。

2001/04/01

整合的年代(3)--重要模組的分工與整合
分類:系統


重要的技術有時候可以發展出一個個元件,賣給系統整合的廠商,例如網路上認證加密的技術、信用卡扣款認證的技術、網站的瀏覽客戶群的分析、防火牆的元件,以上種種的重要技術如果要一家軟體系統全部一次開發完成,非常的耗時間而且經常不能達到經濟規模,造成後續維護上的困難。我們從系統整合廠商以及製造軟體元件的軟體公司兩個角度來分析,如何達成元件整合的重要條件。

從系統整合廠商來看

應用元件來整合系統可以節省開發的時程、節省成本,而把人力應用在本身的核心技術與客戶需求的互動上面,但是缺點就是對於元件的應用是否完全符合系統的需求,這個元件未來的發展,還有元件供應商是否有完整而足夠的支援,更重要的是應用了這個元件會不會讓你自己的系統的核心競爭能力減弱、或者是提高,都要表列一個檢核表,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快造成未來後續的開發的困擾。

我們已最簡單的Windows應用程式開發為例子,如果你的專案是一直不斷地換版的專案,不是一個會停止的專案,那麼在程式的介面上最好不要選擇你無法控制的程式庫(DLL,OCX),因為作業系統一直不斷的開發,這種元件的相容性受到很大的挑戰,而原先的元件軟體廠商因為市場不夠大無法維護的時候,造成更大的困擾。

從開發元件的軟體廠商來看

製作一個元件非常的簡單,但是要廣泛的應用在所有的系統上,必須就要開放非常多的介面,這些介面同時又不能把核心的技術完全暴露出來,所以,介面的訂立非常的重要,而實用性更是重要,往往做的程式碼比特定需求的程式碼要多上五至六倍。

現在因為寬頻網路的盛行,帶給了元件廠商的另一個契機,就是可以把重要性的技術放在伺服器上面,利用遠端的管理方式,管理您開發的元件,或是遠端的換版,甚至做安全性的認證。

以往元件廠商的營收被侵蝕掉往往就是後續的維護包袱太大,所以很難有完整的發展,開發工具所附的元件如果沒有含原始程式碼,無法符合後續發展的彈性。網路時代,元件或許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開發模式,目前的網路認證、網路調查、代發電子郵件,都是這一類的模式。